RM4 链路预算和干扰管理

其实在ST5已经涉及过这部分内容

链路预算 Bilan de liaison


  • 链路预算的目标

    找到用户与其服务基站之间的最大距离,以满足目标接收质量。

  • 过程

    1. 设备参数(如发射功率、天线增益等)。
    2. 传播模型(如自由空间传播、路径损耗模型等)。
    3. 接收到的信号强度。
    4. 接收质量。
    5. 计算出小区的半径。

设备参数:最大发射功率计算


  • 天线增益 Gains des antennes, G :定向性天线可放大信号(例如基站天线)。

  • 馈线损耗 Pertes des câbles, L:信号通过放大器到天线的电缆时的损耗。

  • 发射功率公式:最大发射功率 Pmax

    useful power=Pmax×GAntennaLFeeder

信号衰减:距离、屏蔽与衰落


  • 信道变化的主要原因

    • 路径损耗(Path Loss):随着距离增加信号衰减。
    • 慢衰落(Shadowing):由障碍物(例如建筑物)引起的不均匀性。
    • 快衰落(Fast Fading):由多路径传播引起的波长尺度的快速变化。
  • 信道表示为三种损耗的乘积

     Puissance rayonnee(辐射功率)  Puissance recue(接受功率)=PL(d) shadowing  fading 

Path Loss:因距离引起的衰减


  • 自由空间传播

    Pathloss=(4πdλ)2=(4πdfc)2

  • 基于测量的统计模型

    • 路径损耗的线性回归(以 dB 为单位):

      PL(d)=A+Blog10(d)

    • 自由空间情况下:

      Alibre =20log10(4πf/c);Blibre =20

    • 实际应用中:

      • A 依赖于频率 f
      • B 依赖于环境:
        • 农村环境:B20
        • 密集城区:B40

考虑PathLoss后,可以如下计算接受功率:

Pr(dBm)=Pt+GLABlog10(d)

→频谱的影响


  • 低频(< 400 MHz) 不适用于移动网络:
    • 天线尺寸与波长成比例(对于手机来说过大)。
  • 400 MHz 至 1000 MHz 的频段 是可用的:
    • 天线尺寸合适,覆盖范围优秀,但资源稀缺且昂贵。
  • 1 GHz 至 5 GHz 的频段 用于 2G、3G 和 4G:
    • 提供覆盖和容量的良好折中。
  • 高于 5 GHz 的频段 提供较有限的小区覆盖范围,但频带更宽:
    • 适用于小型小区,对水文气象较为敏感。
  • 以下频段的频谱已分配:
    • 2G (GSM):900 MHz 和 1800 MHz。
    • 3G (UMTS):2100 MHz。
    • 4G (LTE):800 MHz 和 2600 MHz。
  • 2G 频谱重新分配至 3G 和 4G:
    • 900 MHz 分配给 3G(覆盖范围)。
    • 1800 MHz 分配给 4G(容量)。

噪声功率


  • 噪声分布在整个频谱范围内,并具有恒定的功率谱密度。
    • 经验值: 174dBm/Hz=1017.4mWatt/Hz
  • 当限定的带宽(宽度为 S)被使用时,在该带宽内的噪声功率为:1017.4S(mWatt)
  • 噪声功率(以 dBm 表示)计算公式为:

Pnoise=174+10log10(S)

  • 示例: 针对 2G 系统
    • 带宽为 200KHz 的载波。
    • 在单载波上传输。
    • 噪声功率为:
    Pnoise=174+10log10(200000)=121dBm

信噪比与覆盖范围


  • 信噪比(dB)

    SNR=PreçuePnoise

  • 当小造币大于一定值时,信号被认为良好接受:SNR>SNRcible 

  • 小区半径(最大距离 d)条件:

    • SNR(d)>SNRcible
    • Preçue(d)>SNRcible+Pnoise

总之:

Pémise+GLfeederABlog10(distance)>SNRcible174+10log10(S)

即:

R<10(Pmax +GLfeeder APnoise SNRcible )/B

Shadowing:考虑遮蔽效应


  • 遮蔽效应是一个与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无关的随机变量,仅与障碍物相关。

  • 路径损耗模型

    Pr=Pt+GLABlog10(d)s

  • 其中:s 代表遮蔽效应。


遮蔽效应是一个随机变量,会导致随机性的开销,不适合蜂窝网络规划。因此通常不直接考虑遮蔽效应本身进行计算,而是考虑遮蔽裕度Ls。并使得:

P(Pr<P^r)=εP(s>Ls)=ε

其中,

P^r=PtABlog(d)+GLfeeder Ls


假设遮蔽效应是一个均值为 0 的高斯分布随机变量sN(0,σ2),则可以对遮蔽裕度建模:

Pr(s>Ls)=εLs=2σerfc1(2ε)

补误差函数:

erfc(x)=2πxet2dt

可以用误差函数逆值表来查询erfc1(x)


示例

LS=2σerfc1(2ϵ)=23.5dBerfc1(20.01)=11.5dB

SNR( dB)=Pemise max(dBm)+G(dBi)Lfeeder ABlog(R)LsPnoise (dBm)=30+3012835.7log(R)11.5(174+10log10(200000))>=5dB

解得:R=2.3km


多小区环境中的遮蔽效应

在实际应用中,移动设备并非总是连接到最近的基站,而是连接到路径损耗最小的基站。遮蔽裕度可能过于保守,忽略了用户可能由相邻小区提供服务的可能性。

假设不同基站的掩蔽效应独立。在边界上考虑移动设备,即移动设备与两个基站的距离相等。

非覆盖概率Outage Probability 为:

rPr( outage )=ϵ=Pr(SNR1<SNRcible )Pr(SNR2<SNRcible )=Pr(s>Pmax+GLfeeder ABlog10(d)SNRcible )2=14erfc(Pmax+GLfeeder ABlog10(d)SNRcible )2

由此,遮蔽裕度可以被调整为:Ls=2σerfc1(2ϵ)

Fast Fading:快速衰落


快速衰落是由于信道变化导致信号在单个符号期间迅速变化。当信道相干时间 TD 小于符号时间 T 时,会出现快速衰落。

快速衰落可能是因为接收信号是多个反射信号的总和,可相长(构造性叠加)或相消(破坏性叠加)所导致的。

快速衰落不会改变平均覆盖范围,因为它变化太快,影响的是瞬时信号,而非长期平均值。

干扰管理 Gestion de l’interférence


干扰的描述


下行链路(Downlink)中的干扰

  • 信号与干扰的权衡:
    • 不仅需要保证信号强度高于噪声水平,还需要信号强度高于干扰水平。
  • 终端接收到的干扰取决于:
    1. 终端在小区中的位置(靠近小区边缘时干扰更大)。
    2. 使用相同载波频率的其他基站的位置。
    3. 其他基站的发射功率。

上行链路(Uplink)中的干扰

  • 基站接收到的干扰取决于:
    1. 移动终端的空间分布。
    2. 频率分配。
    3. 其他终端的发射功率。
  • 与用户位置无关:
    • 干扰与用户在小区内的位置无关。
    • 用户位置只影响有用信号的功率(与距离相关)。

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


信号与干扰及噪声比(SINR)定义为:

SINR=Preceived(Watt)I(Watt)+Pnoise(Watt)

  • Preceived:接收信号功率。
  • I:干扰功率。
  • Pnoise:噪声功率。
  • 两种方式
    1. 显式方式:
      • 考虑空间位置的衰减和干扰的具体计算。
    2. 近似和经验方式:
      • 使用噪声增加(Noise Rise)的概念,将干扰视为附加噪声,提升噪声水平至高于热噪声底限。

近似处理

$$ SINR

$$

换算为dB表示:

SINR(dB)Preceived (dBm)+17410log(S) Noise\_Rise (dB)

新的SNR计算方式:

SNR( dB)=Pemise max (dBm)+G(dBi)Lfeeder ABlog(R)LsPnoise (dBm) Noise\_Rise 

频谱复用 schémas de réutilisation de spectre


通过设计频谱复用模式,可以隔离小区间的干扰。相邻小区被分组为一个大小为 N 的簇,簇中的小区不会使用相同的频谱。

万分注意的是,簇中的每个小区的带宽只有总带宽的1/N

共信道干扰的定位


  • 簇大小 NN=i2+j2+ij
    • 其中 ij 是整数:
    • N=3i=1,j=1
    • N=4i=2,j=0
    • N=7i=2,j=1

  • 寻找最近的共信道干扰小区:
    1. 沿六边形链向外移动 i 个小区。
    2. 逆时针旋转 60 度。
    3. 再沿新的方向移动 j 个小区。

频率复用距离的计算


  • 最近干扰小区的距离公式:

    D2=A22ABcos(θ)+B2

    • A=i3R
    • B=j3R
    • θ=120
  • 简化为:

    D=R3(i2+j2+ij)=R3N

    • R 为小区半径。
    • N 为簇大小。

计算下行链路中的信干比 (SIR)


  • 模型假设:
    • 研究干扰源距离对 SIR 的影响,考虑第一圈干扰基站 (6 个基站),它们到用户的距离为 Di
    • 假设基站发射相同功率 P,路径损耗为 αdβ,其中 α=10A/10β=B/10

SIRdownlink =(αR)βi=16(αDi)βRβ2(DR)β+2(D+R)β+2Dβ=12(3N1)β+2(3N+1)β+2(3N)β16(3N)β

计算上行链路中的信干比 (SIR)


  • 模型假设
    • 上行链路中,干扰来自移动终端,位置不确定。
    • 考虑最坏情况,干扰来自距离 DR 的移动终端。
    • 所有移动终端发射功率相同。

SIRuplink Rβ6(DR)β=16(3N1)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