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察品类之盛-Safari Thoiry及植物园附属动物园-劳亚兽总目

考虑到动物和植物大概都属于真核域,所以在法兰西岛花草树木的系列中随便聊一聊动物也是十分合理的。考虑到之后肯定会越来越麻烦,所以干脆直接改名吧。


法兰西岛有很多动物园,我已经去过的有植物园附属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这篇笔记会涉及一些这两个动物园中拥有的动物。

在正文之前,巴黎的两个动物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动物的活动范围普遍比较大,这对于动物来说是极好的。事实上,在这两个动物园之中我也没有看到任何一只生物有刻板行为。这种园区规划带来的不便就是动物普遍距离游客有一定的距离,且比较难以找到。这意味着大部分照片会比较模糊。不过既然说到了这,这两个动物园,尤其是野生动物园,动物保护工作做得真不错。在小卡车里,导览除了会介绍每一种动物之外,会将更多的篇幅用于介绍每种野生动物面临的盗猎风险,现状,以及园区做出的保育工作成果,可以说令人耳目一新了。


不过其实这篇笔记陆陆续续写了近一个月了,内容没有遵循特定格式,非常随心所欲。文中用到的演化树基本都没有考察其是否正确和时效性,只是作为我了解生物的一个指引;文中的描述可能来自于各种奇奇怪怪的地方,未必准确。

哺乳纲


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亚门四足总纲哺乳纲下属所有动物的统称,是羊膜动物合弓纲唯一尚存的种群,分胎盘类、有袋类和单孔类三支亚纲。演化树如下所示。

劳亚兽总目


偶蹄目


偶蹄目是哺乳动物中的一个相当繁盛的目。偶蹄目动物分布于全球,典型物种包括鲸海豚,牛羊、鹿、猪以及骆驼等。它们中的植食性的成员有复杂的消化系统,特别是反刍动物,其多室胃有助于有效分解纤维质食物,也非常好吃(特指家牛)。

偶蹄目的起源可以追溯至约5000万年前的古近纪,最早的偶蹄动物可能是生活在湿地中的小型食草动物。现存偶蹄目物种约有200多种,它们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与文化价值,许多物种被驯化用于农业、畜牧业和交通工具。


猪科


猪科比较繁盛下有猪属,非洲野猪属,疣猪属,鹿豚属,林猪属,姬猪属。总共有18个物种。

其中猪属包括苏拉威西野猪,野猪,须猪,越南疣猪(可能已经灭绝),民都洛疣猪,巴拉望须猪,苏拉威西野猪,爪哇疣猪,霍氏野猪,菲律宾疣猪。

非洲野猪属包括下文提到的红河猪和假面野猪;疣猪属包括疣猪和荒漠疣猪。

鹿豚属包括伯拉巴图鹿豚,马鲁古鹿豚,托吉安鹿豚和西里伯斯鹿豚。

最后还有大林猪属的大林猪和姬猪属的姬猪。


非洲野猪属

红河猪,或者非洲野猪。生活在西非,主要生活在塞内加尔到刚果(布)的西非沿海地区的雨林。无危。属于非洲野猪属。


疣猪属

疣猪,属于疣猪属,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无危。

牛科


牛科是一个极其繁盛的科。下有高角羚亚科,狷羚亚科,羚羊亚科,牛亚科,麂羚(小羚羊)亚科,马羚亚科,羊亚科,苇羚亚科,短角羚亚科,279种物种。但是其分类众说纷纭,似乎有很多冲突。下图为其中一种说法。


牛亚科牛属

印度野牛,别名白肢野牛,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印度野牛是现存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牛。易危,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非洲野牛属于牛属。同属的有牦牛,黄牛,林牛(柬埔寨野牛),爪哇野牛,其中林牛可能已经灭绝。


羚羊亚科犬羚属

柯氏犬羚属于羚羊亚科犬羚属,分布于索马里南部,肯尼亚中南部,坦桑尼亚中北部,安哥拉西南部和纳米比亚。无危。犬羚属是一些体型细小的羚羊,又称小羚羊,主要生活在南非及东非的灌林。一般被称为dik-dik非常可爱。

犬羚属包括上述的柯氏犬羚,林犬羚,艮氏犬羚和艮氏犬羚。


羊亚科山羊属

家山羊,野山羊的一个亚种。一般认为家山羊是一万余年前由中东地区的人民驯化,然后分别向东和向西传播到东亚和欧洲。有研究表明山羊大于在4000到3000年前在中国开始大规模养殖,其中波尔山羊养殖范围非常广泛。据统计,全世界约有4亿只山羊,其中中国有1.3亿只。

尽管家山羊数量众多,分布在亚欧非交界处的野山羊已经近危。野山羊属于羊亚科山羊属,属下有七种都分布在亚欧非交界和地中海北岸。分别为野山羊(1,2),西高加索羱羊(1,1),东高加索羱羊(1,3),捻角山羊(2,1),羱羊(2,3),西班牙羱羊(2,4),西敏羱羊(1,4)。


牛亚科薮羚属

山地紫羚,紫羚的一个亚种,属于牛亚科薮羚属。该亚种生活在肯尼亚中部,濒危。另一亚种生活在非洲西部,近危。

同属有八种物种,分别为树羚,南非薮羚,林羚,紫羚,扭角林羚,小林羚,安氏林羚,山地羚。这些生物普遍具有两性异形,雌雄在颜色和花纹上差异很大。


羊亚科盘羊属

绵羊是羊亚科盘羊属的一员,是数量最多的偶蹄目。其祖先可能是亚洲盘羊,再一万年前的西亚地区被驯化。据说,欧洲地区和从欧洲地区走出的绵羊一般重视羊毛产量,而中国的绵羊则更重视皮用和肉用。在中国,绵羊在30005000年前随着氐羌民族的扩张进入到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而后在20002600年前随着氐羌民族的迁移,沿着北方到西南的路线到达青藏和云贵高原,形成目前的地方绵羊品种。

不过在有近50种马的不同称呼的,早就有美,羌这些以羊为原型的字的中国,居然没有区分山羊和绵羊的单字,据说知道春秋才开始以羊、白羊等表示绵羊,夏羊、羖羊等代表山羊。 关于没有单字的说法,大概是谣言,可以查阅说文解字-羊部。

盘羊属大致有七个物种:雪羊,赤羊,盘羊,大角羊,摩弗伦羊,白大角羊,绵羊。


狷羚亚科转角牛羚属

白纹牛羚,狷羚亚科转角牛羚属的物种。我并不太确定物种是否准确。白纹牛羚是生活在南非地区的一种羚羊,特征是头部中央有一条明显的白色面纹,贯穿额头和鼻子,其他身体大部分为棕褐色或灰褐色,四肢上部则为深色,下部为白色,看起来与我见到的物种相近。易危。

同属有两种,另一种就是转角牛羚。


苇羚亚科水羚属

水羚,苇羚亚科水羚属的成员,是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一种中大型羚羊。水羚主要栖息在开阔的草地和有树木的草原地带,通常靠近水源。具有性二态性,下图可以明显看出。无危。

水羚属有五种:驴羚,水羚,大角驴羚,瓦氏赤羚,赤羚。


狷羚亚科角马属

斑纹角马,也就是蓝角马。起初我听说这个名字还以为真有蓝色的哺乳动物,没想到这玩意跟蓝色一点关系不沾。斑纹角马属于狷羚亚科的角马属,属于是非洲记录片常见受害者,是不是也充当一下加害者迫害一下花豹猎豹之类的。

角马属有两种,分别是白尾角马和斑纹角马


马羚亚科马羚属

黑马羚属于马羚亚科的马铃薯马羚属。向后弯曲的角非常帅气,又称黑剑羚。成年雄性黑马羚的体毛呈深黑色,腹部、臀部以及面部的部分区域则是白色的。雌性和幼崽的毛发通常为棕色或深褐色。无危。

马羚属有三个物种,分别为黑马羚,蓝马羚(1800年灭绝)和马羚。


牛亚科牛属

Watusi 牛,家牛的一个亚种,独立驯化于非洲。属于牛亚科牛属。我们已经描述过这个属。对于卢旺达贵族牧民和其他东非牧民来说,这种牛是一种神圣而受人尊敬的动物,是社会声望的象征。


牛亚科薮羚属

伊兰羚羊,又称大羚羊,巨羚,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草原和稀树草原地区,以其巨大的体型和螺旋形的角著称。它被认为是最大的羚羊,但实际上并不属于羚羊亚科,而是牛亚科的薮羚属;或者认为单独成属,成为牛亚科,薮羚族的巨羚属。伊兰羚羊的角为螺旋状,雌雄均有角,雄性的角通常更粗长;颈部通常有一块较大的垂肉,帮助散热,无危。

同属的另一羚羊为德氏大羚羊(左)。

鹿科


鹿科是偶蹄目中的第二繁盛的家族,包括各种鹿,非常可爱,无论是古中国还是古欧洲都很喜欢,可见确实可爱。它们主要特征是雄性长有骨质角,每年脱落再生。但长角并不是祖征,较为基干的鹿可能会以獠牙内斗。

鹿科分为两大亚科:鹿亚科和原麝亚科。鹿亚科中的代表物种有马鹿、黇鹿和麂类,而原麝亚科则包括驯鹿、驼鹿和白尾鹿。


鹿亚科麂属

小麂,又称黃麖、麂子、黄麂,是麂属的一种小型鹿类,广泛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的森林和灌木丛中。无危。 这个字在中国出现的很早,山海经的中山经种有又东北百二十里,曰女几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黄金,其兽多豹虎,多闾麋、麖、麂,其鸟多白鷮,多翟,多鸩。 不过考虑到犀象珠玉,琥珀瑇瑁,石山隐饰,金银错镂,麞麂履舄,文组彩褋 的记载,看起来这种生物在古中国也是长城惨遭毒手,跟北美洲优质皮源一个生态位。

骆驼科


骆驼科包括6个物种。其中,下文提到的原驼属于羊驼属(骆马属 ),同属物种有骆马(大羊驼,右上)。我们可能更为熟悉的小羊驼(左上)和羊驼(右下)则在小羊驼属。他们与骆驼属的双峰驼(中下)和单峰驼(左下)共同组成骆驼科。


羊驼属

原驼,原住于南美洲的骆驼科,无危。分布在玻利维亚、秘鲁、智利及阿根廷的阿尔蒂普拉诺高原。


小羊驼属

小羊驼,属于小羊驼属。无危,生活在南美洲,跟原驼有点像,但明显要小巧纤细。

同属于小羊驼属的还有羊驼,已经在本节开始时提及,在此不再赘述。

长颈鹿科


长颈鹿科是一种较为早期的偶蹄目生物,曾经非常繁盛,演化出一系列类似于㺢㹢狓的各种麟。但于大部分早期食叶动物相似,随着草原逐渐代替森林,这些生物都灭绝了。现在仅存两属了两种,分别是长颈鹿属的长颈鹿和㺢㹢狓属的㺢㹢狓。


长颈鹿属

长颈鹿,是长颈鹿属的唯一物种,易危。长颈鹿是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主要栖息于非洲的稀树草原和开阔的森林地带。关于长颈鹿的长脖子,通常有两种说法,即性选择说和达尔文提出的食嫩叶动物竞争假说。

当然也不排除是为了看舞台上的演出伸的,わかります。

河马科


河马科是鲸和海豚的近亲,曾经也算繁盛,现在仅剩两属两种。


河马属

河马属于河马科河马属,是属内唯一物种,易危。尽管看着不大,它们是仅次于大象和犀牛的第三大陆生哺乳动物,也就是说正值盛世的偶蹄目居然比旧日王朝的非洲兽和奇蹄目的最大体型小,这下瘦死马比骆驼大了。河马很危险,有着巨大的犬齿和咬合力,理论上这是他们种内斗争的工具,但也不是不能伤害人类,一般认为是最具攻击性的动物之一。不过它们确实是植食性生物,长时间食肉会生病。

奇蹄目


奇蹄目是一个相当古老的种群。其系统演化比较复杂,文献没看懂,所以参考维基百科,其分类大致如下:

奇蹄目成员的主要特征是四肢的奇数趾,通常每只脚上具有一或三趾,且中趾特别发达,承受主要重量。奇蹄目动物以植食性为主,常具有简单的胃结构。现存奇蹄目物种数量远少于偶蹄目,约有17种左右,且许多物种处于濒危状态。

马科


马科曾经是一个繁盛的家族,但现在仅存马属一个属。马属包含马亚属,驴亚属,细纹斑马亚属,斑马亚属,以及已经灭绝的美洲马亚属和木氏马亚属。


马属马亚属

普氏野马,家养的马重新野化形成的物种。濒危。现在与普氏野马共存于马亚属的仅剩家马。


马属驴亚属

驴,大约在7000年前在东非一带被驯服,然后扩散至整个旧大陆。曾经人们认为驴可能被多次驯服,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这样的驯服过程只发生过1次。与马类似,驴对人类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交通方面,这意味着随着现代化,驴的数量必然大量下降。

1970年中国大约有840万头驴,而在2017年中国仅有267万头。为此有些国外的组织指责中国对驴肉和驴皮的加工和使用对驴的数量造成了威胁。我并不赞同将野生动物保护和驯化动物保护混为一谈。

驴是非洲野驴的亚种,而非洲野驴已经极危。在驴亚属中仅有三个种。分别是非洲野驴,亚洲野驴(近危,但土库曼亚种和波斯亚种濒危),和藏野驴(无危)。

非洲野驴有三个野生亚种,为努比亚野驴,索马里野驴和家驴。下图即为索马里野驴,极危。


马属斑马亚属

斑马,马科最后的牌面,不禁感叹非洲的小草养马呢。斑马属于马属斑马亚属。一般我们所说的斑马可能包括平原斑马(即狭义的斑马),山斑马和细纹斑马。这些斑马不比较的话很难区分,简单来说,平原斑马纹路之间间距最大,在屁股上通常会有两条强条纹之间的弱条纹;山斑马纹路之间间距较大,比平原斑马更密集,也没有弱条纹;细纹斑马纹路最为密集。

之前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斑马好像被解释为躲避捕食者,现在一般认为是认为防止吸血昆虫叮咬。

貘科


貘科现存一属五种,除马上会提及的马来貘,剩余四种分别为南美貘,山貘,中美貘,卡波马尼貘。


貘属

马来貘,又称亚洲貘、印度貘。是膜科现存最大的物种。目前濒危。有四不像之称,在我很小的时候曾经在济南博物馆见到过这种生物,并被科普告知其四不像的昵称,导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对姜子牙一直有骑着马来貘的印象。目前分布分厂零散,主要生活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泰国、柬埔寨和缅甸的热带雨林,大概有3000只特省物种。

犀科


犀科是奇蹄目中的一个科,现存四属五种。犀牛体型庞大,体重可达几吨,是第二大的种群。其角由角蛋白,于偶蹄目的角有很大的差异。


白犀属

白犀,白犀属唯一的物种,是现存的犀牛物种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尽管不属于双角犀属,白犀牛通常有两个角,前角长,可达60cm。其上唇十分灵活,可以辅助食用草类,因此又被称为宽吻犀。事实上,白就是来自于“wijd”(意为“宽”)的错误翻译。

白犀牛有两个亚种,其中南白犀牛,通过长期的保护和管理,目前在某些地区的数量有所恢复。然而,北白犀牛的情况极为危急,目前仅剩下两只雌性个体,尽管科学家正在尝试通过体外受精等术进行繁殖,但这种亚种自然恢复的希望极为渺茫。

食肉目


食肉目属于兽亚纲,真兽下纲,有胎盘类,北方真兽高目,劳亚兽总目。更具体来说,食肉目与前文所提到的偶蹄目,奇蹄目等类群共同构成劳亚兽总目的冠群,猛兽有蹄类。食肉目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锋利的犬齿和臼齿,用于撕裂和切碎肉类食物。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6000万年前的古新世,如今,食肉目动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约有280余种现存物种。

食肉目的系统发育如下图所示,包括猫形亚目和犬形亚目两大分支,图中仅标出了陆地食肉目,未标出属于熊形亚目,与鼬总科并列的鳍足类,其下有海豹科,海狮科和海象科。

猫科


猫科可能是所有动物中,大众知道最多种名的一科。狮,虎,豹,云豹,雪豹,猎豹,美洲豹,美洲狮;大众对于猫科的关注甚至已经到了去争论一个属下的哪个种是最强的掠食者。

猫科分为猫亚科和豹亚科两个分支。后者受到的关注远多于前者,尽管前者更为兴盛。

豹亚科分为豹属和云豹属。前者包括豹,狮,美洲豹和雪豹,虎;护着包含云豹和巽他云豹。

猫亚科下有很多属,如:

  • 金猫属[5,1],纹猫属[7,2](金猫世系);
  • 狞猫属[6,2],薮猫属[6,1](狞猫世系);
  • 虎猫属[2,2](虎猫世系);
  • 猞猁属[1,1](猞猁世系);
  • 美洲金猫属[3,2],细腰猫属[1,2],猎豹属[2,1](美洲狮世系);
  • 豹猫属[4,1],兔狲属[5,2](豹猫世系)
  • 猫属[3,1][4,1](家猫世系)。


豹亚科豹属

虎,最为人所了解的野生物种之一,丛林之王。虎作为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兴盛于东亚,疆域最大时北至西伯利亚,南至东南亚的群岛,东至日本,西至里海。现在由于其栖息地与地球上部分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相重叠,从而导致了与人类利益的严重冲突。现代虎的九个亚种中,三个已经绝种,其余的六种更被列为濒危,部分甚至处于极危。目前野生的虎可能不足4000,但由于虎早早的实现了人工养殖,所以在动物园中常常见到。

按照九分法,虎可以被分为东北虎 ,†里海虎 ,华南虎,孟加拉虎,中印半岛虎,马来亚虎,苏门答腊虎,†爪哇虎,†巴厘虎。根据标语,图中的虎为东北虎。

生活在中国的虎包括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以及已经灭绝的里海虎。曾经,东亚作为虎兴之地,中原和华南地区是老虎的基本盘,分布有大量的华南虎。这些华南虎领地竞争激烈,同时与人类的城市农村区域高度重合,对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建国前“顺治五年(1648)长沙府虎昼食人”、“顺治六年(1658年)益阳虎群行,食人”的记载,以及建国后从1952年至1962年间有2000余人丧命虎口的记录。

建国之后,出于对人民的保护,大量的虎遭到扑杀,如全国劳模,打虎英雄陈耆芳,仅在1952-1958年间,他带领的小分队共打死虎豹138头、野猪198头以及其它害兽。根据公开数据统计,从1950年到1960年,全国各地至少猎杀了3000多只老虎,其中绝大多数为华南虎。1986年,一只华南虎幼虎在被夹子捕获,这是最后一次目击野生华南虎的报告。

但是,猎杀虎豹的行为并不应该被认为是错误的。这是华南地区的人虎矛盾不可缓和的背景下唯一能选择的行为。相比于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在中原大地上灭绝的诸多物种,华南虎的灭绝可能是最“正确”,最没有办法,最不应该追责于任何人的。这一点,可以由直到今日,养殖的华南虎甚至需要在南非实验放生这一点即可看出。

如今,根据中国科学院在2023年的报道,“目前国内动物园中有200多只圈养华南虎,都是贵阳黔灵公园中来自贵州省的1雄虎2雌虎和上海动物园中来自贵州省的1雄虎1雌虎及来自福建省的1雌虎的后代。”,“通俗地讲,尽管近亲繁殖的情况客观上存在,但华南虎的基因组正在顽强地‘自愈’,且成效十分显著。”但是人工圈养之外,野化放生依然困难重重“像老虎这样的大型猫科动物,在国际上还没有成功野化从而恢复野外种群的先例。”,“现实的困难或许是,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栖息地来容纳野生华南虎。”。就个人看来,华南虎最后的也可能最好的归宿可能就是动物园了。

相比于华南虎,东北虎和孟加拉虎分布在中国边境,人虎矛盾较少,也可以在国境线间穿袭来躲避猎人,或许因此避免了灭绝。21世纪初,中国境内可能由20只左右,根据新华社,现在已经增长到60只左右。而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最为最大的东北虎养殖基地,在2016年一年内就有接近百只幼虎出生,无疑是令人振奋的。


豹,可能是猫科动物中,被人误解最多的种。花豹,金钱豹,黑豹这些真正的豹被认为是不同的物种,而云豹,美洲豹等“假豹”又被认为是豹的一种。曾经豹的分布将于极广,几乎分布于非洲全境和亚洲南部,能同时适应森林和草原环境,食性在肉食性的限定下极广(毕竟猫科退化了甜味感受器),包括啮齿类、爬虫类、两栖类、鸟类及鱼类等动物,以及腐肉。但是豹在与大多数中大型掠食者的直接竞争中并不占优势,如豺,狮,虎,鬣狗等掠食者都可能对豹造成威胁。

图中的豹被动物园标记为东北豹,实际上根据学名是华北豹,与华南虎的分布历史上有一定重叠,是中国的独有物种。

相比于已经野外灭绝的华南虎,实际上与华南虎分布疆域大致相同的华北豹要幸运许多,尽管同样存在人豹矛盾,但豹子通常不会直接攻击人类,而是会威胁人类的财产,如牛羊之类的家畜。同时,豹也可以依赖如啮齿目,兔形目等小型哺乳动物生活,收到的冲击要小得多。

因此,华北豹直到现在依旧在华北少数的原野和森林中游荡。22年新华社曾有一篇文章中称“华北豹屡屡’肇事‘,成为和顺县的一项’甜蜜负担‘”,称和顺县调查范围内累计识别的华北豹最小种群数量为56只。虽然当地的居民未必觉得甜蜜,但也可以看出人豹矛盾不再激烈。

文章《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and status of leopards Panthera pardus in China》统计了华北豹的分布区域,估测野生华北豹仅有174~348只。猫盟似乎认为可能更多一些,但大致如此。

但是,如上所述,’甜蜜负担‘对于当地百姓未必是甜蜜的。和顺县在2015年,有48头母牛遭到了豹子的袭击。而当地百姓为了反制,会在牛的尸体上下毒,进行报复性仇杀。而面对这种情况也只能通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少量补偿来遏制。


雪豹,兼具帅气和可爱的大猫,相对较大的脚掌和毛茸茸的长尾巴显得非常可爱。作为高原之王,自带的神秘气质,毛茸茸的感觉和在悬崖上与北山羊竞速的能力带来的吸引力使其称为我最喜欢的物种。

话说回来,雪豹主要分布在中国,但幸运的是,它主要分布在人迹罕见的高原,几乎与人类没有任何矛盾,因此雪豹这个在中国的历史疆域最小的大猫却成为了中国现有数量最多的大猫,大致有4500只。现在,雪豹已经被列为易危,但依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在中国,几乎大部分人几乎一生都不会亲眼见到雪豹,毕竟2016年,北京动物园最后一只雪豹与世长辞;2022年,济南野生动物世界的一只雪豹离世,标志着华东动物园最后一只雪豹死亡。目前,尽管世界上约有600只雪豹生活在动物园中,只有15只在中国,且都在青海、西藏、新疆三地。

然而,雪豹这个词却意外的与很多奇奇怪怪的元素联系在一起,使得几乎所有人或多或少听说过一点。主攻老年人市场的与雪豹毫无关系的抗战题材电视剧《雪豹》,主攻儿童市场的沈石溪的小说《雪豹悲歌》,以及年轻人津津乐道的“芝士雪豹”。似乎雪豹总能跟奇奇怪怪的元素耦合。

幸运的是,大部分分不清什么是草原,什么是森林的斗兽爱好者难得的认识到高原生态环境似乎与草原和森林不太一样,没多少人把雪豹从高原上拉下来跟狮子和老虎打架。不幸的是,高原上有藏獒这个更加抽象的生物,真是离谱。


狮,草原之王,与虎并列为现存的最大掠食者。曾经的疆域包括几乎整个非洲,欧洲南部以及西亚南亚。即便是现在,印度还存在300只左右亚洲狮。目前狮整体被列入易危名单,但亚洲狮濒危。

狮是少有的群集的顶级掠食者。一般爱说,雌狮和幼狮会结成大群,是狮群的实际领导者。她们会负责捕猎,保卫和扩张领地,照顾幼狮,又是也会照顾年迈的雌狮。流浪的雄狮有时也会组成雄狮联盟,一起流浪。

因此,尽管一些大众作品会将雄狮描绘为狮群的领导者,实际上他们更像是一个狮群的外来者,他们几乎不承担任何与集体有关的工作,他们挑战或迎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守自己的地位。即使如此,母狮群也常常拥有“选择”雄狮的能力,在一些雄狮之间的战斗中,母狮群会参与以选择雄狮。所以,相比于用人类的两性观念去生硬的套在狮群上,还不如认为雌狮集团是从事生产的工人,而雄狮是她们聘请的保安。当然,将人类的社会关系套在动物身上无论如何都是不合理的。

顺便一提,无论是在雄狮联盟还是在雌狮群中,都是可能发展出超越性别的关系的,非常先进。可以参考《Rare observation of the existence and masculine behaviour of maned lionesses in the Okavango Delta, Botswana》这篇文章。


美洲豹,虽然法兰西岛的两个动物园中都没有美洲豹,但既然只剩它一个,再加上它是我除了雪豹之外最喜欢的大猫,就没有理由不提它一句。

作为猫科动物中咬合商最大的生物,美洲豹可以靠直接粉碎白凯门鳄的头骨来实现“善鳄到头终有豹”。作为主要生活在美洲这片独特的土地上的生灵,美洲豹的食谱非常独特。

它们通常猎食凯门鳄、鹿、水豚、貘、西猯科动物、狗、伪狐属动物,有时甚至捕食水蚺,也会吃任何捉得到的小型物种。

可能是得益于它生活的南美尚未受到太大的破坏,美洲豹也是活得最好的大猫,目前处于近危。顺便一提,关于美洲豹和豹的区分,有一个特别简单的一点,就是花斑中间有这一点就是美洲豹,没有就是豹。


猫亚科猎豹属

猎豹,被称为最惨的大猫,不过惨的主要原因还是跟隔壁的美洲狮一样,明明是猫亚科却取了个豹亚科的名字,被迫跟各路真正的大猫和其他大型掠食者同台竞争。不过对于猎豹来说,这到怪不到斗兽爱好者的头上,因为它们真的要跟这些大型掠食者,如狮,豹,鬣狗,非洲野狗之类的竞争,过于委屈都已经演化出泪痕了。

猎豹虽然叫豹,但均重只有38千克,与一些大型犬相似。不过猎豹还是要比大型犬危险一些。作为跑的最快的生物,它最高速度可达\(120km/h\),在奔跑时,体温可以达到\(38.6\degree\),简直是自然界的奇迹。奇迹到就算考虑所有的鸟类和鱼类,它的速度都能排到第\(11\)名。

在猎豹之下,奔跑第二快的哺乳动物是叉角羚,速度可达\(97km/h\)。那么猎豹的速度演化到这么快是为了与叉角羚竞争吗?并不是,叉角羚羚在北美,当年在北美大平原上追逐叉角羚的冤家北美猎豹在一万年前灭绝了,使得叉角羚的速度有些无用武之地。同样的,当年猎豹在速度上协同演化的高速奔跑,如今肯已经灭绝。不过也有说法,认为猎豹就是与非洲大地上现存的跳羚和瞪羚协同进化。

猎豹现在易危,其中亚洲猎豹已经极危,大致有7000到8000只。人工繁育很不顺利,除了众所周知的猎豹求偶时两方会“赛跑”,需要巨大场地之外,幼豹所需的照顾也远远比其他大猫困难。


猫亚科猞猁属

猞猁,猫亚科第三大的物种,比美洲狮和猎豹更小。作为一种中小型的猫科动物,广泛分布在亚洲北部的丛林中,无危。

猞猁(1,2)是猞猁属的成员之一,曾经被认为是旧大陆唯一一种猞猁,后来伊比利亚猞猁(2,2)不再被视为猞猁的一种亚种。除此之外,猞猁属中还有最大的猞猁加拿大猞猁(1,1),和最小的猞猁短尾猞猁(2,1),这两种猞猁都分布在北美。

灵猫科


灵猫科包含许多小型的掠食性哺乳动物,包括14个属33个物种。下设獛pú亚科,缟狸亚科,棕榈狸亚科,灵猫亚科。


棕榈狸亚科熊狸属

熊狸又名貄猫、熊灵猫,属棕榈狸亚科熊狸属。分布于东南亚、越南、婆罗洲、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中国的云南(西部和南部)、广西(南部)、西藏(东南部)也有分布。易危。熊狸是灵猫科中体形第二大的种类。

虽然属于食肉目,但是犬齿不发达,切齿也不如其他食肉类那么特化。主食果子,也取食鸟卵、嫩叶、啮齿动物和小鸟。仍然如同熊一样,熊狸是一种归入食肉目的杂食动物。

熊狸是该属唯一的成员。与熊狸属同属一个亚科的有马氏灵猫属,椰子猫属,小齿狸属,果子狸属。

犬科


犬科是食肉目犬形亚目的一员。同属于犬形亚目的还有熊型下目的熊总科,鼬总科和鳍足类。犬科下分为

  • 犬族
    • 犬属
    • 非洲野犬属
    • 豺属
    • 胡狼属
  • 狐族
    • 狐属
    • 貉属
    • 大耳狐属
    • 灰狐属
  • 食蟹狐亚族
    • 食蟹狐属
    • 薮犬属
    • 小耳犬属
    • 伪狐属

狐族狐属

沙狐,主要分布于中国(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西藏)、蒙古、外贝加尔、阿富汗、尼泊尔等地区。无危。很可爱。以小型啮齿类动物为食,也捕食鸟类、蜥蜴和昆虫。


北极狐,生活在北半球北部,无危。当北极狐闻到在旅鼠窝的气味或听到旅鼠窝里旅鼠的尖叫声时,它会迅速地挖掘位于雪下面的旅鼠窝,当扒得差不多时,北极狐会高高跳起,借着跃起的力量,用腿将旅鼠窝压塌,然后将窝里的旅鼠一网打尽。

冬天毛色为纯雪白色,仅无毛的鼻尖和尾端黑色,自春天至夏天逐渐转变为青灰色。动物园中的北极狐(左上,在岩石下睡觉)毛色正呈现青灰色。


狐属下有12个物种,依次为:孟加拉狐,沙狐,苍狐,南非狐,阿富汗狐,敏狐,北极狐,大耳沙狐,草原狐,藏狐,赤狐,耳廓狐。


食蟹狐亚族鬃狼属

鬃狼,南美洲最大的犬科动物,主要分布在巴西南部、巴拉圭以及安第斯山脉东侧的玻利维亚境内。近危。鬃狼与其他犬科动物并没有很紧密的关系,是更新世时期南美洲哺乳动物的生还者。

由于动物园中的鬃狼在我拍摄时躲在岩石下睡觉,并不清晰。实际的样子可以参考右侧的图片:

鬃狼属属于食蟹狐亚族。这一亚族主要分布在南美,同于与此亚族的还有食蟹狐属的食蟹狐;薮犬属的薮犬;小耳犬属的小耳犬。

以及伪狐属的河狐,秘鲁狐,达尔文狐,阿根廷狐,山狐和高地狐。


犬族豺属

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危。曾经分布在整个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现在仅在印度和中国西北和西南出现,数量不到5000只。在中国,豺曾是豺狼虎豹四大凶兽之首,但在更大型的捕食者依然存在的保护区,豺却消失了。豺在中原的消失使其成为了四大凶兽中最不为人所知的一种,很多人认为它与狈一样是传说中的生物。

豺是一种群居生物,其群体相比于狼群规模更大,更稳定,习性类似于非洲野犬,在中国民间有“掏沟子”的美誉。

豺在中国的消失非常古怪,它的数量骤减可能并非人类的大规模猎杀直接导致,原因如上所述,在许多存在更大型捕食者,如虎豹,的栖息地,豺也已经消失许久。有一种说法参照习性相近的非洲野犬,提出家犬所携带的犬瘟热、狂犬病等致命传染病是这种犬科生物快速消失的主要原因。

豺的保护也颇为困难,豺的繁殖通常要求较大规模的种群,只有少数动物园和动物保护组织能够支持。

小熊猫科


小熊猫属

喜马拉雅小熊猫是一种小型小熊猫科哺乳动物,分布于中国云南和四川,食竹,超级可爱。濒危,野外生存数量在一万以下。与中华小熊猫同在小熊猫属。同时,这两个物种也是小熊猫科仅存的两个种。

关于两种小熊猫的差异,可以参照文章《Genomic evidence for two phylogenetic speciesand long-term population bottlenecks in red pandas》给出的基于面部和尾部环纹毛色特征的区分方式。

獴科


獴科,外形像猫,有猫鼬的别称。包括獴亚科及缟獴亚科两个亚科。前者有23个物种,主要分布在南欧,非洲和亚洲。后者包括11个物种,主要分布在非洲。


缟獴亚科细尾獴属

狐獴是缟獴亚科细尾獴属的唯一物种,分布在南非、纳米比亚及安哥拉西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狐獴是一种小型昼行性动物,在直立时狐獴会用尾巴支撑来保持平衡。狐獴的眼睛周围都有着黑色块,这些构造的作用跟太阳眼镜相同,让它们在艳阳普照下仍能清晰地视物,甚至是直视太阳。无危。

属内只有狐獴一个物种。所在的缟獴亚科另有缟獴属的缟獴(左上)和冈比亚猫鼬,长毛獴属的四个种长毛獴(右上,普通长毛獴),草原獴属的草原獴(左下),侏儒獴属的普通侏儒獴(右下)和埃塞俄比亚侏儒獴,库氏獴的库氏獴。

浣熊科


浣熊科下有浣熊亚科,蜜熊亚科两个亚科,通常被视为熊科的近亲。


浣熊亚科浣熊属

浣熊是浣熊亚科浣熊属的生物。浣熊的前爪非常灵巧,五指可以像手一样抓握物品,因此它们能够打开瓶子、容器,甚至是锁。浣熊常被观察到在水中“清洗”食物,以湿润前爪来帮助抓握物体。在美洲数量极多,无危。

同属有三种物种,分别是食蟹浣熊,科苏梅尔浣熊和浣熊。三种浣熊长相相似,依次分别分布在南美洲,科苏梅尔岛和北美洲。

鬣狗科


鬣狗科是一类深受人类的刻板印象迫害的生物。这是一类中大型哺乳动物,以其强大的下颚和碎骨能力而闻名。群居,捕猎能力很强,据说经常抢猎豹的食物。鬣狗科的成员包括现存的鬣狗(如斑鬣狗(2,1) Crocuta、条纹鬣狗(1,2) Hyaena和棕鬣狗(2,2) Parahyaena)以及土狼(1,1)(如土狼属 Proteles)。

它们的关系如下。


鬣狗亚科斑鬣狗属

斑鬣狗,是鬣狗科中体型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是自然界少数能够完全消化骨骼的动物之一。它们的社会通常由一只雌性领袖统治。无危。

熊科


熊科是食肉目中的一个家族,犬型亚目的牌面。包括现存的8个物种,为眼镜熊,亚洲黑熊,北极熊,大熊猫,棕熊,美洲黑熊,马来熊,懒熊。熊类具有强壮的体型,短尾巴和锐利的爪子,战斗力高,但多为杂食性动物。大熊猫是个例外,主要以竹子为食。

熊科动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3000万年前的渐新世,最早的熊类祖先是食肉性更强的原始种类。熊类的演化过程中,它们的食性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渐适应多样化的饮食。


熊亚科熊族熊属

美洲黑熊,无危,荒野的呼唤玩家的老熟熊,是北美最广泛分布的熊类,栖息于从阿拉斯加到墨西哥的森林、湿地和山区。美洲黑熊是杂食性动物,以植物为主,但也捕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鱼类。它们擅长攀爬树木,冬季会进入冬眠。

美洲黑熊体型较小,耳朵较圆,肩部没有明显的隆起;而亚洲黑熊体型稍大,胸部有显著的“V”字形白色斑纹。

美洲黑熊在北美原住民文化中被视为神圣动物,象征着力量、勇气和治疗能力。

鼬科



小爪水獭属

亚洲小爪水獭